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通常简称MCU,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接口和外围设备控制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微控制器通常用于控制嵌入式系统中的各种任务,如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执行特定操作等。
以下是微控制器的一些主要特点和组成部分:
1. CPU(中央处理器):微控制器内部包含一个小型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执行控制程序。这个CPU通常是8位、16位或32位架构的,取决于微控制器型号。
2. 内存:微控制器通常包括闪存(Flash)和随机存储器(RAM)。闪存用于存储控制程序和数据,而RAM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变量。
3. 输入/输出接口:微控制器提供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接口,使其能够与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换。这些接口允许微控制器读取传感器数据和控制其他设备。
4. 计时器和定时器:微控制器通常包括多个计时器和定时器,用于生成精确的时间延迟、测量脉冲宽度和执行时间关键的操作。
5. 通信接口:许多微控制器配备了通信接口,如UART、SPI、I2C等,以便与其他设备或传感器进行数据通信。
6. 外围设备控制:微控制器还具有外围设备控制功能,如PWM控制、模拟数字转换、GPIO(通用输入/输出)控制等,以执行各种控制任务。
7. 低功耗模式:许多微控制器支持不同的低功耗模式,这对于依靠电池供电的应用非常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如智能家居设备、汽车控制系统、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由于其紧凑的设计、低功耗、多功能性和可编程性,微控制器成为了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开发嵌入式系统时,工程师通常选择适当型号的微控制器,并使用相应的编程语言来编写控制程序。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PLC也叫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控制装置,它一般分成一体化PLC以及组合式PLC两种。一体化PLC所有的接口都被集成到了一起,而组合式PLC则需要安装各种样式的功能块才能满足需要。如果你的手里现在有一台组合式PLC,那么它能够使用的功能块大概有这么四种:
1、数字量IO功能块,主要用于PLC的数字量控制
2、模拟量IO功能块,主要用于PLC的模拟量控制
3、电源模块,主要为了提升PLC的供电能力
现在你清楚了吗?如果您需要相关的组合式PLC的话,可以前往我们的网站进行具体的咨询,欢迎来访。
电冰箱外用小型时间控制器上有两个旋钮,一个是调开机时间的,调的时间越长,压缩机工作时间越长,冰箱温度越低;另一个是调停机时间,调的时间越长,压缩机停机时间越长,冰箱温度越高。一般夏季可以把开机时间调到20分钟、停机时间调到15分钟左右。
使用电冰箱外用小型时间控制器时要保护好冰箱的电机:
1、冰柜也可设置为冷藏柜,特别是酒家饭馆的保鲜最佳。
2、 合理调节开停比,可达到节电的目的,并能保护压缩机。
3 、冰箱工作不停机,如是温控坏了,就用它来替代(象接线板一样接上就行了)。
4 、还有延时保护功能,停电后,又来电会延时5分钟给冰箱送电,保护压缩机。
5 、还可作为电风扇的停机与开机自循环控制。(可设定5到120分钟的往复开停)。
6 、可全自动控制机械设备有规律性的定时开关(往复开停的时间可商量定制)。
7 、冬天冰箱不能起动,只要用上它,把冰箱温控调到最大,调好开停时间。
扩展资料
PLC小型化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一个很火的话题,一般小型PLC由主控模块,IO功能模块和终端模块三部分构成,而具体内容的实现基本都要靠IO功能模块,所以,它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说一下具体的标准和方法:
输出模块分为晶体管、双向可控硅型等等
晶体管型的开关速度最快(一般0.2ms),但负载能力最小,约0.2~0.3A、24VDC,适用于快速开关、 信号联系的设备,一般与变频、直流装置等信号连接,应注意晶体管漏电流对负载的影响。
可控硅型优点是无触点、具有交流负载特性,负载能力不大。
继电器输出具有交直流负载特点,负载能力大。常规控制中一般首先选用继电器触点型输出,缺点是开关速度慢,一般在10ms左右,不适于高频开关应用。
具体的你们可以询问广成科技,他们拥有丰富的PLC使用经验,网上可以找到。采纳下啊!
微控制器简称MCU,它内部集成有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又称数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又称程序存储器,ROM)、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等主要微型机部件,从而组成一台小型的计算机系统。以微控制器为核心构成的电路称为微控制器电路。
在液晶彩电中,微控制器具有重要的作用,负责协调与控制整机。微控制器出现故障,将会造成整机瘫痪,不能工作或工作异常。
PLC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一.系统组成。
二.各部分的作用。
1. CPU运算和控制中心
起“心脏”作用。
纵:当从编程器输入的程序存入到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然后CPU根据系统所赋予的功能(系统程序存储器的解释编译程序),把用户程序翻译成PLC内部所认可的用户编译程序。
横:输入状态和输入信息从输入接口输进,CPU将之存入工作数据存储器中或输入映象寄存器。然后由CPU把数据和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结果存入输出映象寄存器或工作数据存储器中,然后输出到输出接口、控制外部驱动器。
组成: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
2. 存储器
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系统程序,包括管理程序,监控程序以及对用户程序做编译处理的解释编译程序。由只读存储器、ROM组成。厂家使用的,内容不可更改,断电不消失。
用户存储器:分为用户程序存储区和工作数据存储区。由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组成。用户使用的。断电内容消失。常用高效的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寿命一般为3~5年。
3.输入/输出接口
(1)输入接口:
光电耦合器由两个发光二极度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发光二级管: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加上变化的电信号,发光二极管就产生与输入信号变化规律相同的光信号。
光电三级管:在光信号的照射下导通,导通程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在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工作区内,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线性关系。
输入接口电路工作过程:当开关合上,二极管发光,然后三极管在光的照射下导通,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当开关断开,二极管不发光,三极管不导通。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也就是通过输入接口电路把外部的开关信号转化成PLC内部所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2)输出接口
PLC的继电器输出接口电路
工作过程:当内部电路输出数字信号1,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线圈有电流,然后常开触点闭合,提供负载导通的电流和电压。当内部电路输出数字信号0,则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线圈没有电流,然后常开触点断开,断开负载的电流或电压。也就是通过输出接口电路把内部的数字电路化成一种信号使负载动作或不动作。
三种类型:
继电器输出:有触点、寿命短、频率低、交直流负载
晶体管输出:无触点、寿命长、直流负载
晶闸管输出:无触点、寿命长、交流负载
4.编程器
编程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持编程器,方便。我们实验室使用的就是手持编程器。二种是通过PLC的RS232口。与计算机相连。然后敲击键盘。通过NSTP-GR软件(或WINDOWS下软件)向PLC内部输入程序。
第二节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
1.每次扫描过程。集中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集中对输出信号进行刷新。
2.输入刷新过程。当输入端口关闭时,程序在进行执行阶段时,输入端有新状态,新状态不能被读入。只有程序进行下一次扫描时,新状态才被读入。
3.一个扫描周期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4.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执行变化而变化的。
5.扫描周期的长短由三条决定。(1)CPU执行指令的速度(2)指令本身占有的时间(3)指令条数
6.由于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方式。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的现象,即输入/输出响应延迟。
二.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区别
1.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串行”,后者工作方式是“并行”。
前者用“软件”,后者用“硬件”。
2.PLC与微机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循环扫描”。后者工作方式是“待命或中断”
PLC 编程方式
PLC最突出的优点采用“软继电器”代替“硬继电器”。用“软件编程逻辑”代替“硬件布线逻辑”。
PLC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语言,等等。尤其前两者为常用。
梯形图语言特点:
1.每个梯形图由多个梯级组成。
2.梯形图中左右两边的竖线表示假想的逻辑电源。当某一梯级的逻辑运算结果为“1”时,有假想的电流通过。
3.继电器线圈只能出现一次,而它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出现无数次。
4.每一梯级的运算结果,立即被后面的梯级所利用。
5.输入继电器受外部信号控制。只出现触点,不出现线圈。
第四节 主要技术性能
用户程序存储容量:是衡量可存储用户应用程序多少的指标。通常以字或K字为单位。16位二进制数为一个字,每1024个字为1K字。PLC以字为单位存储指令和数据。一般的逻辑操作指令每条占1个字。定时/计数,移位指令占2个字。数据操作指令占2~4个字。
每五节 PLC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
1. 整体式:是把PLC各组成部分安装在一起或少数几块印刷电路板上,并连同电源一起装在机壳内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称之为主机或基本单元、小型、超小型PLC采用这种结构。
模块式:是把PLC各基本组成做成独立的模块。中型、大型PLC采用这种方式。便于维修。